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凝聚着多少代国人的智慧,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1、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凝聚着多少代国人的智慧
民间玩具种类很多,其中以泥玩具、竹木玩具、陶玩具、布制玩具和风筝最为常见。其他的还有面馍、糖人、灯彩、纸制玩具等,而风筝相传为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3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最早的风筝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琴弦,风1吹,就会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了1种我们喜爱的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竹蜻蜓: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制成,它是中国古代1个很精妙的小发明,双手1搓,然后手1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1会儿才会落下来。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18世纪传到欧洲,并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各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日本动画里的哆啦A梦机器猫最常用的1项飞翔技能就源于此)。皮影戏,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平面人偶(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书》中有1篇关于汉武帝和爱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记载便有关于此,2015年的热播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用的皮影戏开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深受儿童包括成年人的喜爱。9连环: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1种玩具,还是1种智慧的象征。起源于西汉年间,西汉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9连环,所以“9连环是诸葛亮发明”之说乃后世误传。《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9连环的记载。鲁班锁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也叫8卦锁、孔明锁(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8卦玄学的原理,做成的类似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6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1张纸对折1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1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7巧板顾名思义是由7块板组成的,7巧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18世纪开始传入欧洲和日本,许多世界名人,如拿破仑、安徒生等都热于玩7巧板。由于等积变换,所以这7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想像力的良好伙伴。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种,是1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南北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1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知微见著,1个小小的玩具中也透露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沉淀和源头,现如今布老虎传统保持的最完好的地方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太昊伏羲陵古庙会。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千百年来,陪伴过无数人童年时代的玩具至今神采依旧。由此来看,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呢!然而,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玩具种类还有很多,你又知道哪些呢?。
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节令玩具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1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2月2,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3月3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 节令玩具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1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2月2,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3月3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有那小风车,7音哨、皮老虎、草编的蚂蚱笼,足使儿童们兴高采烈了。 花灯玩具 儿童花灯玩具以手提式多见。1般都是篾扎纸糊,内装小红蜡烛。农村传统的小花灯,用高梁杆扎架,麻纸糊面,用色彩画人们喜爱的动物或神话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画,或贴上民间剪纸,内装小油灯。现今发展为竹架构造,彩纸或绸布糊面,内装蜡烛。在制作技艺上虽然并不纯熟,但粗犷有力,无矫揉造作之感。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和制作风格都具有生动活泼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棉塑玩具 1个棉塑只需1把棉花,几根剥了皮的高梁杆和少许的胶水。制作简便,先把几根高梁杆芯扎成骨架,将蓬起的棉花轻轻缠于骨架上,再用胶水粘塑定形,胶水涂多涂少,可塑出不同形状。最后在形体表面均匀地涂1层胶水固定造型,然后用品色染色,1件棉塑动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预先备好的卟啷摇鼓上,就是1件既可摆设欣赏又可随手玩耍的声形并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艺人们常常是现做现卖,边表演边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鸡、麻雀、喜鹊、燕子、鹤等飞禽,长不过35寸,高不过67寸。人物主要有《西游记》中精灵的孙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猪8戒及慈善的唐僧,1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民间印染 中国传统的民间印染有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3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显花的工艺,以植物蓼兰中分解提炼出的靛青为染料,民间也称为蓝染和蓝印。彩印花布则是1种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艺。据《史记》、《竹书记年》等古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6世纪初,「黄帝制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用服饰的印染色彩、纹饰来区分尊卑等级的规定了。秦汉以后,镂空版印花方法大为盛行,其后花色品种日见繁多,印染工艺也日臻完善。 中国织锦 中国织锦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生产出「何菱形纹锦」、「填花燕纹锦」、「对龙对凤纹锦」等多色提花锦。到汉代,已能用复杂精密的提花机织出图案优美的锦。唐宋以后,以各色丝线和金银线制作的织锦缎及妆花缎,色彩鲜艳瑰丽,人们喻为锦上添花。 木偶艺术 中国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从质材、操纵方法上看,木偶艺术有提线、杖头、掌中、铁枝、药发、水力等不同形式;从表演剧目上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间,驰幻入魔,还有现实小品,可谓多种多样;从造型上可以大至与人同高(汉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于1尺,偶头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绘5官端正、比例准确、线条均称、色彩鲜明。如粤西地区的杖头木偶,《芙蓉仙子》中的书生陈秋林,以及《孙悟空3打白骨精》中的猪8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夸张却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皮影 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7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1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雕镌艺术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1些辅助性工具。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中国的民间艺术很多。 全部。
3、中国4大特种工艺品是哪4个?
中国特色工艺品的品种繁多,比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等。由于各地区、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手工艺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从古至今,中国特色工艺品代表中华民族的1大特色产业。时尚手工在现代都市如此红火并流行,确实是1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有人说这是因为怀旧,是1种对往昔手工岁月的追忆,无论因为什么,今天,小编都为大家带来中国特色工艺品有哪些以及其图片欣赏。 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饮1杯茶有如此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对于古代人说,则是完成1定的礼仪,是饮茶至好至精的必然过程。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其实,现代烹饪所用器具较陆羽2十4器更为复杂,只不过厨师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艰辛而已。中国的茶器就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工艺品之1。众所周知,中国特色工艺品中国结是1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1个侧面。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当代人多用于装饰室内、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汉族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檀香扇,中国特色工艺品,是苏州的1大特产,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4溢。檀香扇盛暑可以却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之功效,保存十年8载,依然“日日花香扇底生”。中国特色工艺品陶瓷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之1,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中国陶瓷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汉族文化,叙述着1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中国特色工艺品剪纸,又称为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之1,剪纸是1种镂空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2008年又出现新的纯手工多层彩色剪纸,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中国特色工艺品风筝是油汉族人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3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进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4、陶瓷工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演变及其成就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悠久而辉煌的陶艺史。中国陶瓷,曾长期影响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陶艺却落伍了。 中国的陶瓷落后于西方,其原因与陶瓷美术设计者的综合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中国陶瓷要再度创造辉煌,我认为每1个设计者,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有1名学者曾经说过,设计要以人为本,她不是为了产品,也不是为了金钱,她只为了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 从本质上看,陶瓷设计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陶瓷美术设计不同于纯粹的艺术创作,可以从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不受任何约束地体现创作者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思想感情。多数情况下,陶瓷设计的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受到市场需求、生产者决策、技术工艺条件、生产成本、消费者喜好、大众审美标准等设计的先决条件所限制。在此基础上,才能体现设计者的设计观念、风格等个人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生产的规律深刻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1个有所造就的陶瓷设计师,必须重视市场需求,掌握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才能具备适应现代科技、现代文化、现代生活办法、现代审美观念的能力。设计出精美而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2、对陶瓷装饰美学特征的充分认识 陶瓷无论从材料美感、图纹装饰或装饰题材上,都与其它的欣赏性美术和工艺美术不同。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陶瓷材质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的1种审美阐释。陶瓷装饰艺术中,色釉装饰就是运用各种材料,通过预置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达到预置目标的色彩效果与肌理效果,形成陶瓷装饰艺术中妙不可言的风貌。不同的色釉特性各不相同。陶瓷通过火作用于材料,通过材料呈现出质感和视觉效果来体现材料的装饰属性,物化成各种形态和美学品格。完全不同于器物表面的人为的图形美。 陶瓷的图纹装饰是再来的1种装饰形式,大致可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上彩包括粉彩、新彩、古彩、珐琅彩等。釉下装饰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5彩、青花玲珑、影青雕刻等,各自的绘制技法、烧成都很复杂,特性各不相同。如古彩,是1种比较传统的装饰方法,在用色和图纹组织上都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浓艳明快,富有浓郁的图案味和民间味;粉彩色彩淡雅柔丽,用色较程式化;新彩直接用颜料作画,制作自由;影青雕刻,是在坯胎上用刀具刻划图纹,施影青釉,高温1次烧成……陶瓷设计者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不同的装饰技法,才能把这些装饰形式自如地综合地加以运用。从而使工艺陶瓷美术设计者有更宽广的表现空间,更自由地表达语言,更有内涵的审美情愫。陶瓷艺术由于受到功用目的和消费市场的制约,在题材上需充分考虑,不能随心所欲。应表现积极向上,健康美好,吉祥如意、寓意深刻的内容。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让人感到愉悦,得以修心养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陶瓷设计者只有对陶瓷装饰的美学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通过复杂的陶瓷艺术设计的实践,赋予陶瓷以生命。才能使陶瓷艺术家与陶瓷达到“天人合1”的境界。
3、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积累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历经了许多阶段,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中国书法自秦汉以来,流派纷呈,风格多样,有篆、隶、草、行、楷等种类。同时,表现题材广泛,自成体系,地位不同凡响。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独树1帜。它的精神导向源于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生命感悟,是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原始社会的甲骨文开始,到行书的出现,书法艺术的内在表现形式也逐渐繁荣昌盛。在书法家的笔下,流露着艺术家对人生的思想感悟及对江河宇宙变化的独特审美观点。它的表现形式以墨色的枯、湿、浓、淡及千变万化的抽象笔墨组合,表现幽深的美学意境,以苍茫浓郁的文化审美积淀展现波澜壮阔的东方美学情趣。在载体的表现形式上。则以千变万化的笔墨线性元素组合为主体。在忘我的笔墨解构中,以充满张力的笔墨表现手法,着重笔墨情趣化的美感表现。展现了空间的笔墨审美情趣,传达给人们空灵、恬淡的联想空间。原始的笔墨线条,经过书法家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处理,是艺术家对生命本体的感悟并传达着蕴涵深远的境界。书法这种独特的魅力使现代人在共享古人的智慧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汉字中蕴藏的无限灵感。从而为现代工艺陶瓷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源泉。 人类艺术的起源与原始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中国古代传统造型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看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意到为止,恰到好处。简洁而充满活力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凝重、神秘的商周青铜装饰图案;深厚、宏大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4神瓦当图案,气势流动的织绣图案;具有宗教色彩的南北朝石刻装饰、飞天图案;丰满、富丽、华贵的唐代宝相花、勃勃生机的卷草图案;内容丰富、装饰性强的团花图案;具有文人风格的宋瓷图案;寓意深刻的民间剪纸、刺绣,朴素的蓝印花布;造型生动、概括、质朴的贵州蜡染;童趣十足的泥玩具;以吉祥内容和戏剧故事构成画面的风格各异的木版画、年画等。这些有着强烈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点的传统设计元素,完全可以在工艺陶瓷美术设计中,通过把客观形象和色彩以创意主观意识和市场需求用陶瓷的装饰手法进行必要的归纳、取舍、夸张,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和意境。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不象美术设计那样通过视觉作用于感官,而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心灵,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人们对1定生活情景的联想,以声表情。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设计与听觉艺术的音乐,表面上似乎没有联系。然而由于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如通过节秦和韵律,《2泉映月》体现出1种哀怨的意境,《黄河大合唱》体现出1种雄伟的气魄,《雨打芭蕉》体现出1种热烈,跳跃的气氛等。陶瓷美术设计者,是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发的。文学与陶瓷美术也有密切的联系。许多陶瓷美术作品,如希腊瓶饰,往往是根据文学原著提供的题材和情节创作出来的。而诗歌与陶瓷艺术,是1种更内在的联系办法。2者的1起点在于都追求通过意境的创造而抒发作者的情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4、创新意识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元化基础知识结构,专业技术,文化艺术修养,市场意识等,都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创新思维,更是设计的关键。中国几千年辉煌的陶瓷史,曾经是陶瓷美术设计者的包袱。艺术设计是创造力发挥的广阔天地,但是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1味沉迷于传统的襁褓里,陶瓷设计产品就会停滞不前,从而丧失生命力。今天,世界陶瓷精品的货架上,难以发现中国的陶瓷。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的陶瓷设计者的创新意识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够。
5、中国民间艺术发源地?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代表及其特点如下:
1、年画:是中国画的1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1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4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中国著名的3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2、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1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1,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4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3、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3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3年而成,飞1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4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1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1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1句吉语1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1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1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中国风筝目前以山东省潍坊最有名。
4、剪纸: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1,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1。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1.南方派,代表为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2.江浙派,代表为江苏扬州剪纸和浙江民间剪纸。3.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库淑兰(1920--2004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1,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花娘子”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朱华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在2十多年的探索创新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代表了商城剪纸的优秀品质和独特的工艺风格。在舞台布置、居室装修、礼品设计、婚礼庆贺等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传统编织工艺品:编织工艺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早于陶器。陶器制造最初是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后来人们发现这编织物烧毁毁了,而粘土模型却保存下来成了陶器,这说明人类是先有编织工艺,而后才掌握制陶工艺。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竹编器物,如篓、篮、箅、簸箕等,而且编织技巧已相当成熟。到战国的竹器,汉代的彩箧。制作就相当精美了。到唐代,闽、粤1带的藤器,北方沧州的柳箱,薄州的麦杆扇就已是著名的土特产品了。中国编织工艺具有就地取材、价廉物美、广泛的群众性以及浓厚的民间特色与地方风格等特点。其中安徽舒城的舒席、湖南益阳的水竹凉席是著名的传统产品。另外,浙江东阳与嵊县的竹编.宁波的纺席、麻编网袋,山东烟台的草编,4川新繁的棕编,广东的藤编、葵编,湖北嘉鱼的柳编等,也是闻名的出口商品。藏族、蒙族、维吾尔族等的毛、麻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品种繁多、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而闻名遐迩。它是琳琅满目的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1朵奇葩。
6、中国传统玩具: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具有1定的传承历史。传统玩具的生产采取了1家1户的作坊式加工方法,成为代代相传的地方和家族手艺,其材料大多采用天然的泥、木、竹、石、布、面、金属、皮毛等等。传统玩具的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1部分,表现的是民众的信仰、习俗和戏曲、传说、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玩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类和地方风格,并1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时至今日,虽然许多玩具已改头换面,但个中的涵义及先人的智慧却仍长存其中。
6、玩具在古代的统称?
中国是4大文明古国之1,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玩具出现在6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民间多以传说和常见动物为取材,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国人的智慧,民间俗称“玩意儿”,给儿童以认识世界的初级教育。民间玩具种类很多,其中以泥玩具、竹木玩具、陶玩具、布制玩具和风筝最为常见。其他的还有面馍、糖人、灯彩、纸制玩具等,而风筝相传为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3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最早的风筝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琴弦,风1吹,就会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了1种我们喜爱的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竹蜻蜓: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制成,它是中国古代1个很精妙的小发明,双手1搓,然后手1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1会儿才会落下来。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18世纪传到欧洲,并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各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日本动画里的哆啦A梦机器猫最常用的1项飞翔技能就源于此)。皮影戏,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平面人偶(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书》中有1篇关于汉武帝和爱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记载便有关于此,2015年的热播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用的皮影戏开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深受儿童包括成年人的喜爱。9连环: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1种玩具,还是1种智慧的象征。起源于西汉年间,西汉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9连环,所以“9连环是诸葛亮发明”之说乃后世误传。《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9连环的记载。鲁班锁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也叫8卦锁、孔明锁(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8卦玄学的原理,做成的类似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6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1张纸对折1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1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7巧板顾名思义是由7块板组成的,7巧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18世纪开始传入欧洲和日本,许多世界名人,如拿破仑、安徒生等都热于玩7巧板。由于等积变换,所以这7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想像力的良好伙伴。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种,是1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南北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1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知微见著,1个小小的玩具中也透露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沉淀和源头,现如今布老虎传统保持的最完好的地方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太昊伏羲陵古庙会。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千百年来,陪伴过无数人童年时代的玩具至今神采依旧。由此来看,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呢!然而,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玩具种类还有很多,你又知道哪些呢?。